《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7 23:38:42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体会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体会1

曾读过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一书,不禁为他的教育机智而折服。万老师在书中叙述了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的成功事例。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老师要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书中生动曲折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节以及那些不落窠臼,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方法,让我们不禁会像孟老夫子一样,发出"教亦多术矣"的感慨。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与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作出了独特的阐述。

半年前,在学校举行的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上,顾建民老师戏称师生之间是一种贸易关系。商家要把产品推销给顾客,他必须与顾客搞好关系。而老师要把知识推销给学生,也要与学生搞好关系。他的谈话朴实,幽默而令人思索。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第七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体会2

在开学之初,孙校长就送给我一本万玮老师写的《班主任兵法》。翻开书的第一页,是一段寄语:“愿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字里行间充满着孙校长对我的期望,我也期待在校长的鼓励、引导下,在这本书的帮助下,自己能尽快的适应新环境的学习,工作,能尽快的成长起来!

本书主要介绍了万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同各科老师一道与学生们“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些令人头疼、非常棘手的问题,常会感到迷茫与困惑。万老师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与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非常有借鉴意义。今天我主要就书中的内容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无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班级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制定一个大家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从而使大家能够形成一股较强的凝聚力,努力学习,为个人为班级争光。

二、班主任要努力使班干部发挥榜样作用

班主任不能把选班干部作为一种摆设或形式,不能只是收收作业、发发通知的“工具”而已(自己的问题),而是要把班干部培养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成为自己与其他学生沟通的一条途径,成为了解学生情况的第一“窗口”,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就需要班主任最大限度的调动班干部管理和服务班级的积极性,要求班主任及时了解班干部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困难,使他们的工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鼓励。

三、班主任要与学生“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班主任只有了解全班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才能更好得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需要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关心疾苦,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拖把棍)。万老师与学生一起背书,才了解到了学生在背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方法?勇气?毅力等等,才能够第一时间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同时老师参与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班主任要学会与学生在一起。

有些书常读常新,正如《班主任兵法》,愿自己能在书的陪伴下不断进步!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体会3

最近一段时间里,我读了《班主任兵法》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可谓是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觉得自己虽从教12年,自己觉得自己的教学经验很丰富了,可以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在以前的工作中存在很多的盲区,不由对本书的作者的种种招数由衷地佩服。

在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教学事例被作者用非常生动诙谐的语言细细陈述,娓娓道来,让我在每读一个故事时仿佛身临其境,每读完一个故事后都会很有感触。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喜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许多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了多种角色,展示了新生代教师的风采:一位剑法高超、临乱不惊的武术家、一位处事干练、善于应变的政治家、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一位细致入微、举重若轻的心理学家。一位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智谋家……我读过之后,感觉受益匪浅。

《一石二鸟》中,以倒数第二取代倒数第一当数学课代表,既让倒数第二倾尽全力,提高学习成绩,做好本职工作,又让倒数第一不肯甘心,奋力直追,二者相互促进,想不好都难!《点石成金》中,对犯了错误已受处分的同学,提出要求,明确任务,给予其撤销处分的机会,使他们“不再一蹶不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即将到来的每一天”。处分只是手段,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点石成金”的故事,包蕴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点拨,理解与宽容,呵护与关爱!说实话,我惭愧了——很多浅显的道理原本也懂,在急功近利自以为是的工作中却渐渐疏忽了,淡忘了,以至于处理一些问题不能得心应手,教育某些学生仍然屡战屡败,在抱怨自己被班级工作拖累得焦头烂额之际,冷静想想万老师指出的“培养幽默感”“对症下药”“教育工作也要备课”“教育不能操之过急”等重要为师原则,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

手捧《班主任兵法》,我们读来是如此亲切,那饱含着爱心与智慧的“用兵之术”,我们是如此容易便心领神会。让我感觉收获最大的还有,我发觉自己太容易固步自封,停止不前,以为以前积累的一些经验完全可以应付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我总是在凭感觉在处理班级事物,没有成熟的,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方法可用,平时缺乏观察,缺乏与学生的心灵交流,这些都是我急待改进的地方。现在我终于有一些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很感谢本书的作者,也渴望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一天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踏雪无痕”的境界。我会为之而努力奋斗的。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体会4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利用空闲时间拜读了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读过之后,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教师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也粗浅地意识到教师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应对学生层出不穷问题的机智与智慧,更要有一颗欣赏学生个性的容纳之心。这本书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探讨了教师如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做得更高明的问题。我觉得这本书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具有许多创新点,读过后我对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爱,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 ……此处隐藏7355个字……教师而言,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自保的一条途径。

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就需要“近身战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敞开心扉的过程中自保的原则是不会变的。

身教也是自保的重要途径。

我们教育学生读书先做人,我们自己得会做人,而且得做给学生看。 教师如果学识比较渊博,学生总是很崇拜的。

幽默的老师通常都很受学生的欢迎。 ..

真正懂得自保的教师,会非常重视师生关系。这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根本。 学生当面与你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自保是第一位的,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日后再徐徐图之。

思考:我在家教的时候,和我学生成为了朋友,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这却

导致我学生不再那么听我的话,没有按量完成我布置的学习任务,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以前一位年轻女老师因为与学生关系太好,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堂纪律不好。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很重要的。新教师总是怀着一颗爱心,想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的度要把握好,如果师生间称兄道弟,教师丧失了威严,那日后管理学生的时候会很困难。希望我在实习时能处理好我与学生的距离。

自己多年的读书经历也告诉我,知识渊博的教师总是让学生很崇拜。我们师范生在实习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时刻给自己“充电”,将专业理论学好、学深,并通过阅读书籍等途径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更“有料”。

三、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攻城是有副作用的,首先学生总是要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反抗。其次,攻城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有所损伤。

攻心就不同了,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学生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攻心,首先要控制自己的心灵。还得了解学生的心理,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一定要善于随机应变。当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时,教师....

一定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策略。有效的惩罚一定是触及心灵的。心罚才是最厉......害的惩罚!譬如说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罚工具。有人说教师对........................

学生的冷落是对学生最残酷的惩罚,此言不虚。最大的心罚乃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心罚杀伤力极大,教师要慎用之。

思考:“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由于实习教师或新教师刚从校园中走出来,要做到这点或许并不难。但新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方面缺乏经验,还是得多实践多学习。

进行教育实习或真正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是对我们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我们在校期间,“微格教学”之类的训练是假设在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中进行教学,同学扮演的“学生”配合度极高,希望“学生”回答出什么答案他就会怎么回答。可是,实际的教育教学则复杂得多,“微格教学”根本就无法让我们学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这就需要在真正的教育教学

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学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适用的措施。

“心罚才是最厉害的惩罚!”万玮老师说得很好!“心罚”绝对比体罚的影响力要大!万玮老师有时候会采取故意冷落学生的方法来教育学生,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生都希望能被重视,被冷落要比被要求罚抄课文更让学生难受。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新手”,还是要慎用,使用不当就会弄巧成拙。

四、战略战术

战略战术的最高原则就是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教师的对手就是学生。

在与学生的对视中要信心十足,不可以有目光的躲闪。

战略上要藐视学生,他们不是你的对手;遇到任何情况,都要做到不遑;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战术上要重视学生,要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凡事以理服人,批评也....

好、表扬也好,务必让学生心服口服;要研究他们,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不打无准备之战;要关心学生,要经常参加学生的活动。

教师要精心布置战术,要善于等待时机。教师要冷静地看待自己的不足,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失误或做错的地方,要勇于承认。教师对于形势要有清..............

楚的判断,特别是在学生情绪激烈的时候,不妨退一步,避其锋芒。

该执行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执行,该有的惩罚一定要惩罚。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指的是战略,小处便指的是战术。一方面要高瞻远瞩、胸有成竹,这是战术的体现;一方面也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是战术的要求。

思考: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自信。讲台便是教师的“舞台”,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仿似投射在舞者身上的追光灯,“舞者”越自信就越闪亮动人!

以理服人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对事件做出某种处理之后,学生总是会反驳道“某某也是这么做,那怎么我就得罚,他就不用罚?”公平地对待学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并维持威信。

五、势篇

“凡站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

一定要以证明的态度面对学生,常规工作、常规方法不可缺少。“以正合”是基本功。

“以正合”要求教师:

(1)要做好常规工作;

(2)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扬民主,但是也需要一定的集中。赏罚分明,张弛有度。在碰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教师应当迅速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不能一味躲避、忍让;

(3)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讲道理的办法很多,最有效的办法莫...

过于通过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了; ....

(4)要善于以情感人,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变化,同时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以奇胜”:

(1)如果经常能使用一些“奇招”,往往能收到“奇效”。

(2)教师别出心裁,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必定会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把旧的道理用新的形式表达出来,会让学生会这个道理有新的认识。

(3)要求教师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若是我们在做学生工作时,学生已经有了准备,做好了思想防线,教师用常规方法就很难攻破了。

(4)要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太容易被学生摸透的教师很难在学生中.................有威信。 ...

六、运动战

运动战,要根据形势大踏步地前进或是撤退,在运动中调动对手,在运动中战胜对手。

要使对手运动起来,你先得运动起来,你就不能躲在后面防守了,你也得露出来。一定要采取一种主动的进攻态势。

运动战是最需要计谋的。教师要有一些急智,要能够及时调整战略。

第一,要善于打心理战。掌握对方的心理而不让对方掌握我们的心理。一名好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精通心理学的人。

第二,要善于以实击虚。集中优势力量,形成局部战场的绝对优势兵力。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